腦性麻痺:疾病成因及綜合治療之重要性

腦性麻痺,一種極早期大腦受損引致的疾病,可在胎兒發育初期、出生時或幼兒時期產生。根據發病時機,可分為先天性腦性麻痺(在胎兒或出生時引起)和後天性腦性麻痺(在幼兒時期引起)。疾病表現在認知和運動上,程度因損傷程度而異,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多重嚴重障礙。現今台灣罹患腦性麻痹者估計超過14萬人,且人數逐年攀升中,腦性麻痺的成因十分複雜,源於大腦區域的不可逆損傷,甚至可能在胎兒期間就已發生。損傷原因多樣:

  1. 孕婦感染:例如風疹、弓形蟲、巨細胞病毒、帶狀疱疹等;
  2. 孕婦暴露於胎兒有害物質:部分藥物、毒品(如可卡因)、酒精等;
  3. 孕婦和胎兒的Rh血型不合:免疫系統攻擊胎兒紅血球,可能導致腦部缺氧;腦部畸形;臍帶位置不正或胎盤問題,使胎兒腦部缺乏發育所需營養。

此外,腦性麻痺也可能在出生時表現,早產、低出生體重(例如多胞胎妊娠)或分娩困難(如臀位嬰兒、脐帶纏繞等)均可能導致,甚至在出生後亦可能出現。後者可能由嚴重的黃疸、腦部感染(如腦膜炎)或頭部創傷所引發。

腦性麻痺的症狀多種多樣,因人而異。症狀包括運動協調障礙、姿勢問題、智力缺陷、學習困難(如閱讀障礙、書寫障礙、拼寫障礙、計算障礙等)、感知問題(視覺、聽覺)以及癲癇等。在運動障礙方面,大致分為三類:

  1. 痙攣型最常見,特徵是肌肉高度緊張,影響肢體成長,可能導致關節變形。有些患者可能肢體癱瘓,部分能行走的患者可能影響步行。
  2. 不隨意運動型與不自主運動有關,可能導致說話或行走困難。
  3. 不協調運動型與協調運動和保持平衡有困難有關,可能影響精細動作的執行。

對於罹患腦性麻痺的兒童,早期治療至關重要以促進其發展。治療方法涵蓋多個領域:

  1. 物理治療,以減緩關節僵硬,促進運動發展;
  2. 語言治療,幫助兒童習得語言並促進語言表達;
  3. 眼科治療,處理視覺問題;
  4. 動作治療,幫助兒童意識到自己的身體;
  5. 職能治療,促進自理能力,提供日常生活建議等;
  6. 心理輔導,協助兒童及其家庭應對障礙帶來的困難。

神經兒科醫師是協調這些治療的理想人選。部分腦性麻痺患者可能需要特定的手術治療,以糾正與其狀況有關的肌骨系統問題(如髖部手術、脊柱側彎矯正等)。總之,腦性麻痺是一個多元疾病,成因複雜,對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遠影響。然而,通過早期治療及多學科協同合作,患者有機會提升生活品質,克服挑戰,迎接更光明的未來。

腦性麻痺與智力障礙:兩相伴隨的挑戰與管理

腦性麻痺,是一種源於神經系統的運動障礙。患者的大腦中的運動相關區域遭受損傷,這種損傷會導致運動技能受損,如不規則運動、肌肉緊張度過高或過低以及不良的體勢。然而,多達50%的腦性麻痺患者同時也會面臨智力障礙的困擾。

智力障礙是與腦性麻痺相關的狀況,這意味著這兩種情況經常會同時發生。然而,腦性麻痺和智力障礙之間並無直接關聯,因為它們是由大腦兩個不同區域的損傷所導致。腦性麻痺是由於發育中的大腦區域受損所導致,這些區域負責調節運動,包括運動皮層、丘腦、基底神經節和/或小腦。當患者出現智力障礙時,是因為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也受損。通常來說,智力障礙在腦性麻痺嚴重程度較高的患者中更為常見。這是因為較嚴重的運動障礙通常伴隨著更嚴重的腦部損傷。

為了了解如何在腦性麻痺患者中識別智力障礙,下面將探討常見的識別標誌。

智力障礙的識別標誌

腦性麻痺兒童進行行為治療,儘管腦性麻痺不會導致智力障礙,但由於這兩種情況經常同時出現,因此了解可能的認知障礙跡象是很有必要的。越早診斷出智力障礙,就越早能進行治療干預。智力障礙在每個個體中表現不同。根據腦部損傷的嚴重程度,智力障礙可以分為輕度(智商50-70)、中度(智商36-49)、重度(智商20-35)和極重度(智商低於20)。較輕的智力受損在幼兒時期可能不容易被察覺,而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可能變得更加明顯。智力障礙的標誌包括:

  1. 溝通困難
  2. 延遲反應
  3. 記憶力不佳
  4. 情緒爆發
  5. 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困難
  6. 發展遲緩(語言、爬行、行走等)
  7. 避免社交互動
  8. 注意力不集中
  9. 無法識別熟悉的聲音或面孔
  10. 難以處理聽覺或視覺刺激

雖然這些跡象不是智力障礙的絕對指標,但它們可以作為與兒童醫生交流的標誌,以獲取正式診斷。早期干預可能有助於防止出現自我傷害和攻擊等問題行為。接著我們將討論可能會導致將運動障礙誤認為智力障礙的情況。

在腦性麻痺兒童中衡量智力

腦性麻痺智力評估,通常,個體的運動障礙可能導致他們在溝通方面遇到困難,儘管他們的智力能力完全正常。因此,有必要進行調整,以準確判定腦性麻痺患者是否存在智力障礙。為了診斷智力障礙,通常要求兒童進行認知評估。然而,許多兒童認知評估可能會使腦性麻痺兒童的得分遠低於其實際智力能力,因為它們沒有考慮到他們的運動障礙。例如,患有口腔運動技能受損的兒童可能在口語子測驗上表現不佳,而手部運動技能較差的兒童可能無法準確指出物體或填寫答案。因此,傳統的認知評估可能無法很好地衡量兒童的認知能力。在對腦性麻痺兒童進行認知障礙測試時,考慮到他們的運動障礙是至關重要的。這可能涉及讓他們進行完全不同類型的測試,或者允許更多時間來完成測試。接著我們將討論可能幫助腦性麻痺兒童管理智力障礙的各種干預措施。

腦性麻痺兒童智力障礙的管理

儘管智力障礙可能會干擾個體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以及自我照顧的能力,但有一些管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腦性麻痺兒童智力障礙的管理可能包括:

  1. 教育協助:教育協助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關注,幫助您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根據法律,學校必須提供合理的輔助措施(通常通過個別教育計劃,即IEP),以幫助智力障礙者學習和成功。
  2. 語言治療:語言治療技術可以幫助個體發展其表達能力、聆聽能力和接受語言能力。如果某個腦性麻痺患者不會說話,語言病理學家可能會教他們如何使用增補和替代溝通方法,以改善他們的溝通技能。他們還可以幫助個人學習改善或補償認知困難的方法。
  3. 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旨在發展個體的功能獨立性。這可能涉及練習日常活動或學習如何使用適應性工具來彌補運動受限。
  4.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旨在通過針對性的反復練習來改善個體的運動功能。雖然這主要是針對運動改善,但它是腦性麻痺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改善整體生活質量。
  5. 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旨在改善消極的思維模式,例如腦性麻痺和智力障礙者可能會經歷的抑鬱和焦慮,同時專注於識別問題行為並通過積極強化來替換它們。這可以促進溝通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技能提升。

每個人的腦性麻痺和智力受損經歷都不同。參與各種管理干預措施將為您的孩子提供他們所需的個性化護理,以應對其特定的弱點。總之,雖然腦性麻痺並不會直接影響智力,但許多腦性麻痺患者同時面臨智力障礙。然而,通過適當的支持和管理,智力障礙者可以學習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他們的獨立性,參與日常生活。

腦麻如何治療:早期診斷與個體化療程的關鍵

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CP)是一種因胎兒或嬰兒在發育過程中腦部不可逆性損傷而導致的運動障礙。腦麻可能在胎兒時期或出生後的早期發生,這些損傷會對大腦運動相關區域造成傷害,進而引起持續終身的運動或姿勢困難,以及可能伴隨的認知或感覺障礙。腦性麻痺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每位受影響的個體因腦部損傷的範圍不同,而出現的障礙性質和程度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僅在步行時感到困難,而有些人可能遭受嚴重的運動障礙,甚至可能導致半邊身體或四肢癱瘓。此外,腦麻還可能表現為語言和言語障礙、閱讀障礙、動作協調困難,甚至出現異常運動和癲癇發作等。腦麻的成因多種多樣。雖然約一半的腦麻患兒是足月出生,但最高風險群體是早產兒,特別是極早產兒。在這些早產兒中,腦部受損的風險最大,高達50%的六個月妊娠前出生的早產兒會出現運動、認知或感覺缺陷。然而,早產只是造成腦麻的其中一個因素。腦部畸形、感染(如巨細胞病毒、弓形蟲等)在出生前的發生、出生時或出生後的腦卒中、嚴重癲癇發作,以及一些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導致腦性麻痺的發生。

早期診斷對於腦麻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基金會腦性麻痺強調,確診腦麻後應盡早開始適當的治療。通過進行腦電圖、磁共振成像(MRI)和顱腦超聲檢查,醫生可以確診腦麻。其中,將顱腦超聲檢查用於早期診斷尤其重要,因為在嬰兒出生後的三至六個月內,他們開始發展運動技能,這是確診的窗口期。目前,對腦性麻痺的治療已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過去的十年中,對於嬰兒的治療和患者的後續伴隨治療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高風險的極早產兒中,實行低溫療法是一項重要的治療策略,這有助於促進大腦的氧合,減少腦部損傷。此外,與父母的”親子肌膚接觸”可以促進嬰兒的生理、腦部和神經行為發展,令他們更加平靜。某些藥物,如用於呼吸障礙的藥物,似乎可以減少腦部損傷的風險。此外,基金會指出,一些藥物,如催產素衍生物和促紅細胞生成素,目前正在研究中。對於在困難產程中出生的兒童,低溫療法可以顯著改善其神經系統的發展。在這種治療中,嬰兒被包裹在冷卻毯中,這可以降低他們的體溫並在72小時內使其腦部達到33°C。之後,醫療團隊會逐步恢復他們的體溫。針對腦性麻痺兒童,鼓勵他們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復健。此外,基金會強調參與“嚴肅遊戲”的復健,這些遊戲專門在平板電腦上開發,讓兒童在遊戲中進行復健。這種方法使兒童將復健視為遊戲,並能主動參與照護過程。總之,腦性麻痺的治療已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我們可以幫助腦麻患者改善運動和生活品質,並為他們的未來帶來更多希望。